你的位置: B体育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Bsport·B体育改革50年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2024-03-02 21:29:37

  Bsport·B体育改革50年日喀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50年前发生在雪域高原的那场举世瞩目的社会大变革——改革,推翻了在延续近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翻身农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从黑暗腐朽、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到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一穷二白、民生凋敝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过去的50年足足跨越了上千年。 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对口支援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下,日喀则地区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同心协力创造出了举世公认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日喀则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更是进入了“快车道”。

  资料图片: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行署驻地日喀则市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汇合处的宽阔河谷地带,海拔3850米,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第二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为日喀则新貌。车刚 摄

  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指标是经济总量。改革前,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农奴制度的废除,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195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0.41亿元(人均133元),到2008年已达到67.27亿元(人均978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63.5倍,年均递增11%。

  农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前,地区农牧业生产相当落后,主要是靠天种地、靠天放牧,广大人民群众一年辛苦到头,温饱尚得不到解决。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扭转,农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贡献率逐年增强。

  2008年,全地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4.64亿元,比1959年的0.43亿元,增长了56.7倍,年均递增8.6%。农牧产品供给实现了由严重匮乏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地区各族人民不仅能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规模化步伐不断加大。改革前全地区农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改革以来,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品种结构,目前,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结构得到极大程度的调整。

  主要农牧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8年粮食产量35.21万吨,比1959年的5.5万吨,增长了5.4倍,年均递增3.9%;油菜籽产量2.74万吨,比1959年的0.13万吨,增长了20.2倍,年均递增6.4%;蔬菜产量26.43万吨,比1959年的0.1万吨,增长了252倍,年均递增6.6%;奶类产量7.61万吨,比1959年的0.72万吨,增长了9.5倍,年均递增4.9%;肉类产量达3.26万吨,比1959年的0.04万吨,增长了79.9倍,年均递增9.4%;绵羊毛产量2095吨,比1959年的128吨,增长了15.3倍,年均递增5.9%。2008年牲畜存栏数由1959年的220.96万头(只)增加到592.11万头(只)。农畜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但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彻底改变了农牧民的食物结构,为全地区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以来,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高了林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治理步伐,森林面积逐渐增长,2008年累计造林面积已达到4.57万公顷。

  改革前,日喀则地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主要是以手工作坊为主的小工业。改革后,现代商业、旅游、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在旧闻所未闻的新兴产业飞速发展,成为日喀则的重要产业。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工作座谈会及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重点项目和区域经济政策向的倾斜,全地区狠抓以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中心的企业配套改革,企业内部逐步推进了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资料图片:2008年12月13日,来自武汉、湖北等地的游客在日喀则游览(王舒 贡桑拉姆)(图片来源:中国信息中心)

  近年来,日喀则地区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走面向市场,立足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有效途径,使地区工业的投资热点明显增多。

  突出的亮点主要有:藏药的开发、生产进一步加快;民族手工业的挖掘、继承和创新有所进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增加了品种,提高了质量;矿产资源开发进一步推进;建材业发展迅猛,这些新的经济亮点推进了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2008年,地区工业总产值48930万元,比1959年的3.57万元,增长了13704.9倍,年均递增21.4%,其中: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为16708万元和32222万元,比1959年的0.22万元和3.35万元,分别增长了75944.5倍和9617.5倍,年均分别递增25.8%和20.6%。 “十一五”期间,工业承接“十五”时期调整的积极效应,内在活力增强,运行质量提高,工业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增长最高点。 工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加,许多主要工业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8年:水泥产量达到182404吨、锂矿2978.51吨、铁矿62524吨。

  资料图片:2008年以来,日喀则地区继续把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起色。图为“喜孜奶羌”罐装青稞酒在拉萨销售火暴,市民纷纷踊跃购买。格桑吉美 摄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水泥产业、电力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业、食品制造业和具有特色的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已成为工业产业的支柱并作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突出工业”已是“十一五”规划期内日喀则地区实现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央第三、四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与此相适应,全地区的投资需求有了大幅增长,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75亿元,比1959年的67.91万元增长了7324.2倍,年平均增长19.9%。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最近几年,投资规模呈现加速扩张态势,投资额从几亿元上升到几十亿元,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关,达1.31亿元。进入21世纪,投资规模逐年加大,2003年超过10亿元;2007年投资超过40亿元。

  交通乃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血脉,只有拥有便捷的交通枢纽才能谈地方经济的腾飞。改革前,日喀则地区没有一条公路。改革后,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以日喀则为中心,通往拉萨、山南、阿里、邻国尼泊尔、印度以及18个县市和以国道318、219为主干线)主要省道为干线,以边防公路、县乡公路为基础的纵横全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2008年,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12983.56公里,比1959年的748公里增加了16.4倍,年均增长6%。2008年,地区全社会货运量116.82万吨;货物周转量18145.28万吨公里。2008年,规模以上水利发电企业2家,供电企业1家,供电量15986.4万千瓦时,装机容量2.96万千瓦,发电量13699.26万千瓦时。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支撑经济增长能力大大增强。

  改革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商品供应能力大大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消费市场日趋繁荣。同时伴随商业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商贸流通格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末国营商业为主,逐渐发展为个体、、联营及股份制商业为主体,各种新型商贸业蓬勃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商业体制。一批现代化大型商厦拔地而起,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商贸流通格局。大批购物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商场、连锁店、超市、专卖店等纷至踏来。

  2008年,全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9亿元,比1959年的0.69亿元增长了34.3倍,年平均增长7.5%。

  作为边境线最长的地区,日喀则拥有1507公里的边境线,与印度、不丹、尼泊尔接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和南亚诸国重要的陆路通商通道。改革开放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区大力发展外贸市场基础设施,形成了以亚东帕里镇、定结日屋镇和樟木镇为代表的23个边境互市贸易点,边贸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

  边境互市贸易由过去传统的仅仅为满足生活必需品的自给自足式的物资交换,发展成为边民群众乃至更广大的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致富奔小康的纯粹的商业活动。边境互市贸易的商品除了传统的粮食、盐巴、活畜等外,还有各种日用品、轻工品、小型机电品、草药材、纺织品、建筑建材等。贸易方式除延续以货易货外,货币贸易量也不断增大。2008年,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729.06万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366.2万美元。

  旅游业不断发展。由于日喀则地处雪域高原,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自然景观,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奇异的高原自然风光,多姿多彩、浓郁淳朴、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眼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国家4A级旅游景点、历代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被誉为“第二敦煌”的萨迦寺,抗英遗址宗山堡垒,历代班禅夏宫德庆格桑颇彰,苯教寺庙热拉雍仲林寺,贵族农奴主庄园——帕拉庄园,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海拔8000米以上的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帮玛峰,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等。

  地区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第四次工座谈会以来,地区提出“旅游富民、旅游强地”的新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食、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基本具备,档次不断提高。同时,还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出了一批如珠峰化石、萨迦蓝面具、江孜卡垫等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拳头”产品和独特的旅游纪念品。近几年来,地区旅游业在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珠峰有氧恒温接待室”、旅游培训中心项目、日喀则饭店和上海广场的改扩建、喜格孜民俗风情园、雅江庄园、聂拉木县夏尔巴民俗村等,一大批旅游设施及项目的立项建设,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这些旅游资源的投资开发和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了“珠峰之旅”、“红河谷之旅”、“雅江之旅”三条旅游黄金线年青藏铁路通车以来,全地区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带动了餐饮住宿、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快速发展,实现了“三产大发展”。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经济总量的扩张,日喀则地处高寒缺氧的高原,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社会经济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改革前,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企业,企业对财政的贡献也无从谈起。1980年中央第一次工作座谈会后,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加大了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动员全国关心、支援。日喀则地区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财政机构逐步健全壮大,形成了完善和规范的财政体系。

  为利用自身优势搞活经济,近些年来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内地企业家到地区出资开办工厂,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日喀则地区已经建立了包括轻工、食品、纺织、电力、采矿、煤炭、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在内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带动了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政通讯、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这种现代产业体系和一整套管理体制,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对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地区税收收入由无到有逐年提高,为地区财政收入的增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为24547万元,比1959年的407.8万元增长了59.2倍,年均增长8.7%。

  改革后,金融机构作为一种新生物也在大地上生根发芽,通过不断地改革,金融体系从财政体系中独立出来之后,进一步市场化,国有银行逐步企业化,开始使资本能够按照市场化原则向高效益的环节流动,大大提高了资本要素配置的效率。2008年,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78472万元。

  改革以来,日喀则地区逐步加大了对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投入,使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少有所学,壮有所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旧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文盲率高达95%以上,入学率只有2%。1959年的改革摧毁了“政教合一”制度,全地区各族人民摆脱了文化主义的禁锢,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改革开放以来B体育,中央进一步高度重视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在中央的特殊关怀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地区经济社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时期,地区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民族教育体系。1985年,日喀则地区先于内地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并逐步提高“三包”经费标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全地区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08年底,全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1所,比1959年的4所,增长了61.8倍上;在校生118439人,比1959年的1252人,增长了93.6倍。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2043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生47261人;普通小学225所,在校生69135人。2008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95%。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在科技事业处于一片空白状态的基础上,地区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50年来,科学技术为地区的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以后,地区科技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次会议对地区科技工作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科技兴地”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形成了上海、山东对地区科技实行全方位援藏的工作格局。科技事业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局面,18个县市相继成立了科委。2004年,地区知识产权局正式成立,地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取得了一定成绩,从事各项科技活动的科技人员逐年增加,各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地区的研究开发所及推广机构研究项目覆盖了农业、工业、交通、水利、建筑、气象、通讯、教育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藏汉结合的科技队伍。

  资料图片:2007年8月26日,日喀则农民表演当地民间舞蹈。当日上午,日喀则地区第七届珠峰旅游文化节在日喀则市扎寺文化广场开幕。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摄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成就辉煌。改革后,全地区坚持新时期文化工作方略,紧紧围绕开发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推进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推进文化事业的进步。使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文化站从无到有形成规模;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创作繁荣 ;对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群众文化生活活跃丰富,多层次、多门类的文化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局势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区文化事业由过去单纯的民间藏戏等发展为现在形式多样、缤纷灿烂的文化盛宴。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次工作座谈会以来,文化事业坚持新时期文化工作战略,紧紧围绕开发文化资源、繁荣文艺创作、推进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把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剧目,带给农牧民群众,在农牧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文物保护工作成绩史无前例,2000年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对萨迦寺、历代班禅夏宫德庆格桑颇彰、扎什伦布寺、白居寺、江孜宗山遗址、乃宁寺马孜大殿、江孜古城名街等进行维修;为确保寺庙文物的安全,1993年在扎寺和萨迦寺的主要殿堂及文物库房安装了防盗报警器,配备了灭火器。自1996年开始进行文物建档登记,至今先后完成了白居寺、萨迦寺、夏鲁寺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无级别寺庙的文物建档工作,整理了1万多件文物的档案本。

  文化艺术日益繁荣,一批文艺精品在全国获奖。在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指引下,创作了以《风情日喀则》为代表的一个个反映时代精神,主体鲜明、艺术精湛、民族地域特色浓厚的文艺佳作。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版了日喀间谚语、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三套集成”地方卷丛书藏文版;昂仁迥巴藏戏、南木林湘巴藏戏、仁布江嘎尔藏戏、扎什伦布寺羌姆、江孜卡垫织制工艺已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展示日喀则地区和平解放50多年来繁荣的文化事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成果,促进和推动文艺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扩大日喀则在区内外、国内外的影响,树立日喀则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和旅游产业形象;打造珠峰品牌,提高日喀则地区的知名度,促进同区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为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利条件。本着“政府引导、文化搭台、旅游牵线、经贸唱戏”的宗旨,自2001年起,连续举办了七届珠峰文化节。

  50年来,地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也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使的党和国家声音迅速传到千家万户,增强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经历了从有线广播到无线广播、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后,全地区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2008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64%和90.42%。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改革以前,日喀则没有一个正规的医疗机构,仅有几个民间藏医,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贫苦,缺医少药,过着贫病交加的悲惨生活。改革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如今,已初步形成了藏、中、西医结合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传统的藏医得到继承和发扬,现代藏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同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免费医疗为主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极大改善和提高了医疗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作为传统医学的藏医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藏医院的成立、聂拉木藏药厂的开办都标志着藏医药的发展开始了新的。2008年,全地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43个,比1959年的5个增长了47.6倍,年均增长8.2%;卫生机构床位1756张,比1959年的55张增长30.9倍,年均增长7.3%;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22人,比1959年的82人,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6.4%,其中:医生619人,比1959年的34人增长了17.2倍,年均增长6.1%。地区保健事业从无到有,烈性传染病已基本绝迹,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地区年末常住人口为69.29万人,比1959年的30.82万人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1.7%,其中:农业人口50.36万人,比1959年的25.17万人,增长了31倍,年均增长1.4%;牧业人口10.79万人,比1959年的2.85万人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2.8%。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由解放前的35.5岁提高到目前的67岁。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目前,日喀则地区已拥有与内地一样现代化、艺术化的标准体育场。地区体育项目主要包括传统体育、现代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三大类。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人们不再对封建迷信治病寄于希望,也不再依托祛病强身,全民健身已成为后藏的一个新亮点。2008年,全地区有标准运动场所8处。

  邮电通讯事业迅猛发展。日喀则素有“藏之腹、中尼之喉”之称。改革后,地区邮电通信事业在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四家公司的带动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日喀则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邮电通信业犹如高原彩虹,架起了信息的桥梁。目前,全地区的邮电事业已发展成为连接18个县(市)、一个口岸,辐射广大农牧区、通往拉萨和全国各地的现代通讯网,解决了长期以来各种长途通信困难、通话音质差和设备陈旧等问题,实现了县县通电话的目标。特别是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以来,建成了区内二级光缆干线、日喀则至江孜光缆系统,全地区各县进行TES地球卫星站扩容,大大改变了通信现状。“十五”期间,开通了中国联通“133”卡和中国电信“小灵通”,18个县市全部开通移动通信业务。邮电通讯设施的不断建成使广大农牧民共享资源和信息变为现实。2008年,全地区邮电业务总量14915.6万元,拥有固定电线万户,移动电线部。

  改革前,农奴几乎终身负债,根本谈不上纯收入。改革后,在党中央、国务院,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地区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81元。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

  资料图片:一名日喀则萨迦县的藏族孩子在喝水(2007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居民家庭对现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且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极大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购买从70年代以前的百元级“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80年代千元级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照相机)、到90年代万元级、十万元级的电脑、小汽车、商品房,消费档次不断提高。目前,“老四件”已在农牧区普及,“新六件”在多数城镇也已接近饱和,人们对万元、十万元级商品的需求正处于资金积累和逐步增加消费的阶段。

  据旧地方政府统计,1950年的约90%的人口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经过改革以来的伟大实践,全地区各族人民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过去几代人同居一室的现象基本消除,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小区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后藏大地。

  资料图片:图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孜镇江嘎村的边仓老阿妈在自家宽敞明亮的藏式新房里铺卡垫,布置美好新生活(资料图片)。 旦增 摄(图片来源:《日报》)

  借着党的“三农”政策,全地区坚持以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群众住房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这一主题,有效整合资金,狠抓重点、攻克难点、扶持亮点,及时吸取经验教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强有力地推进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农牧民也陆续住上了砖石水泥结构的安居实用房屋。2006年至2008年,全地区享受安居工程的户数累计为34778户,安居工程总投资累计39694.25万元(包括国家投资、自治区投资和地方投资)。实施安居工程以来,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1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17.62平方米。

  回首半个世纪的伟大跨越历程,让我们更加坚信一个真理:只有进行改革,只有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使后藏大地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陈娇梅)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