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人生璀璨——走近敬爱的朱俊峰老师
岁月如歌 人生璀璨——走近敬爱的朱俊峰老师2022年3月14日,敬爱的朱俊峰老师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0岁。他生于1933年,年长我21岁。我们曾是哈市南岗区北京街的老街坊,相识相知几十年,休戚与共,结成忘年之交。他热爱生活、乐观豁达,酷爱收藏、多才多艺、热心于公益事业,是一位善解人意,待人接物温良恭俭让的老人!
走进朱老师清明四道街的家,仿佛走进琳琅满目的藏品世界:在其家人支持下,80平方米的居室专放藏品,橱柜上下摆放着国内外旅游纪念品、老式电话机等各种藏品,令人眼花缭乱。室内走路要格外小心,稍不留神会踩到脚下的藏品、资料……
2013年3月,朱老师的家被南岗区人民政府命名“朱俊峰家庭历史照片展览馆”。在哈尔滨市,被政府部门认可命名的个人展览馆屈指可数,可见他藏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作用。
收藏界普遍认为,收藏实物为硬件,收藏资料为软件。而他收藏的“软件”,其社会价值和效应远胜于硬件。小到昔日生活中的票、证,大到登载重大历史事件的报刊,无不彰显出国家的沧桑巨变。自1993年退休后,他连续27年举办公益性收藏展,哈尔滨市广大市民闻其名,知其事,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朱老师的诸多藏品,并非“淘”于文物市Bsports体育,而是他长年累月一件件积攒起来的。一张不足方寸的北京布票,一份报道共和国诞生的《人民日报》、一张巨幅哈尔滨地图等藏品,无不凝聚着他对党、祖国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虽然经常办展,但由于展室面积有限,观众见到的藏品只是冰山一角。他的大量藏品都在家里,有的装在纸箱里,有的装在档案袋里。如《国庆情》《城市变迁》《大庆情》《冰雪情》《奥运情》《哈洽会集锦》等等。各类藏品存放分门别类,而且都有登记、索引记录,需要时立等可取。
影响较大展览有两次:一次是2012年3月,在哈市南岗展览馆举办的《收藏不尽的巨变》;另外一次是2018年6月,在哈市南岗区七政街工委举办的《朱俊峰个人收藏展》。两次展览极为轰动,一时间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
2012年3月6日,朱老师《收藏不尽的巨变》展览在南岗展览馆开幕,引起省内外媒体关注。下面是《新晚报》《展览馆首办个人收藏展 五百图片记录冰城巨变》的报道:
昨天,南岗展览馆举办了首次个人收藏展,586件展品记录了冰城近百年间的巨变,这些展品全部来自我市一位年近耄耋老人的藏品。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这些展出的藏品包括照片、史料、粮票、邮票、报纸、门票,收音机、电线件之多,展示了我市不同年代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生活状况,其中520多幅图片均出自78岁的朱俊峰老人之手。据朱俊峰老人介绍,这几十年来,他走遍了全市的大街小巷,用相机记录了城市变迁的大小事件。为了筹备这次展览,他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从中整理挑选出了最能代表哈尔滨城市变化的图片,展示给参观者。
《收藏不尽的巨变》展览,在冰城哈尔滨引起轰动,观众潮水般涌来。来自美国、英国等15个国家留学生参观后在展馆留影;热心观众参观后纷纷留言:
朱老师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事迹,得到从中央到地方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三次对其报道,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媒体均做过报道;央视教育频道在《岁月如歌》栏目,用18分钟展示了他的人生精彩画面。
朱老师饱览群书,博文强记,笔耕不辍,多才多艺。他爱好撰文、会写诗;擅摄影、书法、集邮等。年轻时喜欢滑冰、会演奏多种乐器……。中学时代就赢得了一位漂亮女同学的芳心。而这位女同学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下面是妻子刘铁的回忆:
晩上下课我们一起回家(上世纪50年代初),一路无言,他回家从我家门前路过,我也有伴了,没有路灯也不害怕。一天,我们到教研室开会,远远听室内琴声悠扬,《歌唱二郎山》曲得悦耳动听,推门进去我惊呆了,原来是朱俊峰同学坐在风琴前演奏,我兴奋地说:“真不知道你还有这两下子!你还会什么乐器?”他说:“口琴、手风琴、二胡、笛子和小号。样样通,样样松。”说完他笑了起来。
学校黑板报上常见他写的文章,冬季滑冰场上,会看到他单腿独立、双臂展开的“燕子飞”亮相;国庆时他的小号《歌唱祖国》吹得嘹亮,他还是高二班的班长,又是学校舞蹈队的队员。他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啊!
朱老师会弹琴,爱弹琴。他曾感言:琴声伴我终身!他家有钢琴,七政社区展室有电子琴他时常给好友们弹琴。常弹的曲子有《歌唱祖国》、京剧伴奏曲《苏三起解》等。还经常弹联奏。在2018年哈尔滨市召开的优秀“文明家庭风采”表彰大会上,他作为优秀代表登台演奏了电子琴,其娴熟的指法、悦耳的琴声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朱老师爱写诗、填词,尤其爱写藏头诗。2015年,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视察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办事处时,他给顾秀莲写了一首藏头诗,顾秀莲看后赞不绝口。2019年,我陪文友王代生去朱老师展馆参观,朱老师为他写了一首藏头诗,王代生先生非常珍惜:
朱老师书法也很出众。上世纪50年代他在黑龙江省建设厅工作时,单位开大会的会标、原稿纸上的字头等都是他写的。原哈尔滨建筑工人文化宫的“建筑工人文化宫”七个遒劲、飘逸的大字,就出自于他的手笔。
一次,我去朱老师家,正遇他弹钢琴。我见他老伴也在场,便说想听首曲子。他问我听什么?我说《歌唱二郎山》。话一出口他和老伴都笑了起来。于是,他灵巧的十指弹动琴键,琴声叮咚,他即兴唱了起来:
朱老师晚年出门总爱背个挎包,里面除保温杯、老花镜外等物品外,还准备了一些 “爱心卡”。原来朱老师乘公交车、地铁时总会有人让座,他十分感激,2004年便萌生制作“爱心卡”赠送让座乘客的想法。
于是,爱好书法的朱老师买来薄纸壳,裁成卡片,针对不同年龄的让座者,写上了3种格言、国学名句。如送给学生的写上“人贵有志,学贵有恒”;送给青年人的写上:“一帆风顺”;送给中年人的写上“万事如意,美意延年。”背面印上刻有相同内容的篆字印章。在他经常乘坐的82路、104路、11路等公交车,很多乘客都曾收到过他的“爱心卡”。他用这种方式表达谢意,传递爱心。
朱老师曾在黑龙江展览工作过,还担任过《中国展览》杂志总编,是名副其实的展览专家。退休后每次办展不仅有前言,有结束语,还有精美的请柬。请柬是他亲自设计、自费印制的,上面有内容介绍,并留下联系方式,多数现场赠送,深受观众喜爱。小小的“爱心卡”、请柬,凝聚着朱老师的爱心,彰显出他的好人品。
朱老师经常接待记者采访,也会有好友到家串门,有的人出于对他的敬重,常会带点小礼纪念品,这使朱老师很过意不去。“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他便准备了一些纪念品回馈。多数纪念品是女儿赞助的。女儿在国外一家艺术学院当副院长,时常会寄回来一些T恤衫、夹克衫、折叠伞和化妆品等精致的礼物。他的礼物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朱老师的礼物中,他制作的省博物馆广场艺术摄影“长卷”备受好友喜爱。“长卷”是他用1959年国庆节拍摄的三个镜头合成的,照片上有圣尼古拉教堂、有轨电车等建筑等,高超的暗房衔接技术巧夺天工,省博物馆广场景观一目了然,堪称摄影作品精品。据说现此“长卷”在文物市场已身价不菲。
2014年,朱老师自费数万元出版了数百套自传体画册《岁月如歌》(三册),后全部赠送给收藏界、文史界的朋友,此举一时被传为佳话。耄耋之年为何耗巨资出书?他在自序中写道(节选):
我出生在旧社会,那时不知有祖国。从黑暗中走出的人,方之光明之可贵。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我把《中华 中华 可爱的中华》课本珍藏至今。1957年,我开始用相机拍摄哈尔滨,记录生活。几十年来,我把部分“资料‘整理出来,先后发表于报刊、电视台,今天组装成册,供家人、朋友阅读、惠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句“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愧疚”伴我终生。......
《岁月如歌》画册为铜版纸精装,全书十三个章节,图文并茂,收录发表在《人民日报》《瞭望》杂志、《生活报》《新晚报》等报刊稿件275篇;个人及家人的照片808张;各类票证190张(影印件);获奖证书、采访证等证件53件(影印件)。既是故事汇,又是生活照片集锦;一篇篇故事引人入胜,一幅幅照片精彩纷呈;亲情、幸福、友谊、欢乐、美好扑面而来。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史料性和收藏价值。
故乡情深:人言故乡美,拳拳父母心;往事如烟:回忆瞬间在眼前;后生可畏:事业奋斗无穷年:家人作品:笔耕不缀,一人唱来众人和;好友如林:友谊常在心相连;鼓励鞭策:励精图治众人应;我爱我家:家是幸福的港湾;学习生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收藏天地:“地不知寒新要暖”;我写我拍:写诗拍片心亦甜;走南闯北:“南湖秋水夜无烟”;走出国门:“走马西来欲到天”;对我报道:“道非身外更何求”。
《岁月如歌》付梓之际,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女儿为画册写下后记,知父莫过于女儿,一往深情跃然纸上,读后令人感慨万千(节选):
这是爸爸学习、生活、工作的文集;也是他个人成长、家庭变化、社会进步的剪影;更是他多年来发表于各类报刊文章的剪辑。从我儿时记事起,爸爸就是博览群书、求知若渴、博文强记、笔耕不辍。
爸爸生活简朴但购书却“大手大脚”,特别是对中外古典书籍,俄罗斯名著等名著,犹如磐石般吸引着他。如今这些书籍摆满他的书房。每当他读到好的经典的警句会立刻与我分享共鸣。......
爸爸喜欢收藏,步入他丰富多彩的展室,可看到展架上的藏品琳琅满目……这些藏品述说着历史。爸爸是在收藏历史、收藏生活。爸爸收藏生活是清心的,顺其自然的,快乐的生活。保留着北方收藏人的淳朴、静心、恬淡!
生命是岁月之升华,爸爸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爸爸可谓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不服老“。他常年坚持锻炼身体,步履矫健、思维清晰、笔走龙蛇、著书立说。可谓我们全家之福也!祝爸爸健康长寿!
我喜欢读朱老师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喜欢观赏他的藏品,更喜欢听他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说起他的藏品,我也会如数家珍。他生前与人闲聊,三句话不离本行,必然会说到有关收藏、或藏品方面的事情。
这张“18个孩子合影照”,是朱老师1967年拍摄的。星期天早晨,他一嗓子“孩子们快来,照相了!”喊来了大院的18个孩子。朱老师见他们一个个穿着不整、小脸脏得像小花猫,就让他们回家洗脸、换衣服。不一会,经打扮的孩子们回来了,他将孩子们按大小个排好按下了快门。孩子中最大的六七岁,小的才四五岁。我曾问过朱老师为啥给孩子们照相?他说经常给女儿照相,大院里的孩子都很眼馋,拍张合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真没想到这张手里捧的“红宝书”( 《毛主席语录》)、胸前戴的毛主席像章的老照片,会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张《五十年代的“警花”出更》老照片,朱老师拍摄于1959年。2014年9月为纪念哈尔滨地铁1号线开通一周年,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限量发“哈尔滨地铁文化珍藏”画册2000套(每套四册),这张老照片入选。朱老师说“警花”手里的指挥棒装有电池,夜间半截放红光,半截放绿光。堪称当时高级“电子产品”。“哈尔滨地铁文化珍藏”画册发行后,主办单位赠给朱老师四套画册作为答谢。他将其中一套转赠给我。
朱老师酷爱集邮,他撰写的有关集邮的《国家的缩影 时代的画卷》一文,刊登在《瞭望》杂志首刊首页。打开他的集邮册,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他为买邮票节衣缩食,经常为买邮票半夜去集邮门市部排队。值得一提的是,从1949年—2019年期间,邮电部发行的国庆纪念邮票他一套都不少,成为哈尔滨集邮界之美谈。
朱老师也曾收藏过“火花”。据他介绍,“火花”在我国“十大藏品中”位居第二,仅排在邮票之后。然而,“火花”却是他收藏之痛。他曾珍藏过三百余枚精品“火花”,其中有祖国山河、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体育集锦、科学技术、戏曲脸谱等等。可惜在一次展览中全部被盗。他怀疑窃者是一位“烧锅炉的”。每逢谈起此事,他都会扼腕惋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老师在黑龙江省建设厅《建设通讯》编辑部工作,单位领导给他配了一台德国“禄莱福莱”120照相机。那台相机是哈尔滨新闻界最好的相机,社记者们时常向他借相机使用。用这台相机,他拍下绿树遮掩的街道、老建筑;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男女劳动模范等,为哈尔滨留下一笔宝贵影像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8月23日,他拆“台”的往事。那天,他骑自行车上班路过“台”,见数百正在拆“台”。他和在场的市民都十分震惊,但又敢怒不敢言。于是,他蹬车去单位取来相机,推着自行车混杂在人群中,将调好光圈的相机藏在黄书包里,寻找到最佳拍摄位置,冒险为“台”拍下最后一瞥。那天,拍摄拆场面的还有省报李振盛、万继耀和省新闻图片社的宋辉。
岁月如歌,人生璀璨。朱老师一生酷爱收藏,一张张泛黄的票卷,唤起了市民封尘已久的记忆;一张张城建、公交战线老照片,再现了昔日哈尔滨的辉煌;一幅幅版图不断扩展的哈尔滨地图,彰显出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腾飞……他的藏品是研究哈尔滨城市变迁的珍贵史料,值得挖掘、研究。本文只是我个人所见所写,以此表示对朱老师的怀念之情。